诚信和信心关系到精神问题,这两大问题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的核心问题。专家调查显示:人们对政府治理缺乏信心,对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缺乏信心;对政府信用、政府决策效率与透明度缺乏信心,对企业虚假浮夸的担心,以及对某些人个人品质、素质问题的担心是潜在的社会危机。在市场化向深度发展的形势下,此公众信心危机是十分危险的。 笔者以为,人们之所以失去信心和缺乏诚信,与某些政府官员的以权谋私、贪污腐败、破坏党风等有着密切联系。并使民众对能否真正建好完善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持怀疑态度,缺乏充足的信心。 胡锦涛主席高瞻远瞩强调构建和谐社会,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。即要求我们应努力使诚信和信心达成和谐的统一。否则,社会差别问题、就业问题、道德建设问题的加深会使少数经济、社会和政治精英从发展中获益,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,绝大多少人不能得益,社会矛盾的激化而导致社会动荡,社会公平和正义就不能得到维护和实现。因此诚信与信心的统一是各级领导必须重视的问题,不能把政府信用和企业、个人信用混同起来。
|